国家医保局:强化短缺药品价格风险研判 坚持保供优先理性定价
导语: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印发《短缺药品价格的风险管理操作指引》(下称《操作指引》),旨在加强短缺药品价格风险管理,维护群众利益和医保基金安全。
一、出台背景
2019年以来,国家实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企业制造短缺、以缺逼涨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地方性“短缺”尤为突出。国家医保局对以短缺或其他类似名义异常涨价的药品约谈多家生产企业。
二、主要思路
《操作指引》旨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指导各地分类优化短缺药品挂网服务,加强价格风险防范,主要思路有:
1. 明确适用范围,强调保供优先。
2. 坚持市场定价,优化直接挂网。
3. 预防处置结合,分类管理风险。
4. 压实首涨负责,加强协同联动。
三、适用范围
《操作指引》适用于国家和省级联动机制牵头部门要求应急处理的具体药品,不自行扩大或缩小挂网政策支持范围。
四、主要政策变化
《操作指引》发布后,短缺药品价格仍由企业自主定价,但企业须加强价格信息披露和自查自纠。各地医保部门不再照单全收,而是根据风险评估提供差异化的挂网服务。
具体而言,企业须向首涨省说明新价格的制定依据、与既往和周边价格的对比,以及涨价增加收益的用途。医保部门按照涨幅大小和风险高低,采取直通型挂网、递补型挂网、附条件挂网三种方式。
五、挂网服务优化调整
为优化挂网服务,《操作指引》提出以下措施:
1. 建立提前沟通机制。企业在申报前一个月与省级医药集中采购机构沟通。
2. 积极响应挂网需求。医药集中采购机构主动交流挂网要求,及时办理申报。
3. 优化医保平台功能。将监测规则嵌入平台,低风险涨价可直接挂网。
4. 实行跨省联动挂网。首涨省之外其他省份可绿色通道挂网,参考首涨省办理结果。
六、行业影响评估
《操作指引》适用范围有限,对整个医药行业的影响较小。主要目的是加强短缺药品公平定价和诚信定价,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和救济价格风险。
七、结语
《操作指引》的出台,有利于加强短缺药品价格风险管理,坚持保供优先、理性定价,维护群众利益和医保基金安全,促进药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eb.xzxci.cn/2024/11/28/239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