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业内竞争激烈,呈现出明显的“卷”价趋势。然而,“卷”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形机器人高昂的成本问题,只有实现大规模量产才能大幅降低成本。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平均单价接近50万元,其中硬件成本占比较高,约为70%。关节、电机、减速机以及结构件等零部件的价格竞争激烈。供应链上的厂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纷纷降低价格和提升性价比。
但单纯的“卷”价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人形机器人成本高企的原因在于其技术复杂性和生产规模小。大量使用昂贵的零部件,以及需要复杂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业内专家认为,只有当人形机器人达到大规模量产,才能真正降低成本。一旦人形机器人公司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有了销量,才会考虑整个供应链成本如何下降。目前,人形机器人公司正在积极探索落地场景。一些公司已经在工厂等相对标准化的环境中测试人形机器人,其灵活性可以满足柔性生产的需求,而传统工业机器人无法胜任。
此外,机器人操作系统(ROS)社区也在积极制定行业标准,定义机器人开发的通用语言。随着行业标准的逐步建立,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功能解决方案将趋于统一,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
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爬坡期,大部分客户集中在科研平台。随着技术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迎来爆发式增长。在这一过程中,成本因素将在竞争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大规模量产和标准化将成为降低成本的关键路径。
因此,人形机器人产业要真正走出“卷”价困局,需要行业上下游的共同努力,实现技术创新、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制定,共同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eb.xzxci.cn/2024/12/11/334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