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辞去繁忙的工作后,满怀创业激情,转让了一家便利店。他本以为这能让他摆脱打工的束缚,却没想到自己陷入实体零售的泥潭。为了减少亏损,他不得已重新回到职场,一边努力打工,一边勉强度日维持便利店的运营。
刚接手时,便利店的生意还算过得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营业额直线下滑。郭鹏努力搞活动吸引顾客,却收效甚微,店里一天比一天冷清。无奈之下,他决定转让店铺。
原以为能小赚一笔或至少保本,但现实是,感兴趣的买家越来越少。郭鹏的心态逐渐崩塌,最终,他以亏损10万元的价格将店铺转了出去。
与郭鹏有着类似经历的还有王琦。他也在今年辞去工作,接手了一家便利店。然而,便利店的经营情况却不容乐观。开业第一周,营业额还能勉强维持在1000元左右,但没过多久,营业额突然跌到每天几百元,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个月。随着客流和销售额的不断下滑,王琦逐渐感到熬不下去了。
郭鹏和王琦的遭遇并不是个例,而是整个行业缩影。零食店和折扣店的扩张、烟酒销售额持续下滑以及消费者观念的变化,都对便利店的生存造成了冲击。
郭鹏意识到,光靠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他开始权衡自营和加盟两种模式的利弊。自营店的成本相对较低,回本周期也较短,但很难精准满足顾客的需求。品牌便利店在进货方面受限,运营标准也较高。
权衡之下,郭鹏决定先止损,将店铺转让出去。有行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便利店市场中,约30%的便利店面临倒闭风险,30%的便利店选择升级加盟品牌来提升业绩。
郭鹏将生意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竞争的加剧。零食店的进入分流了便利店的客流,而消费降级的趋势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宁愿多走几步路去超市,也要选择更低的价格。
无奈之下,郭鹏也曾试图借鉴大型便利店品牌的思路,降低通货商品的比例,增加高性价比的差异化商品,但成效甚微。
郭鹏感叹道:“看似简单、门槛低的生意,以为是‘失业’后的稻草,谁知道隐形门槛这么高。”
郭鹏的经历只是实体行业在消费降级和外部竞争夹击下的一个缩影。便利店需要优化商品结构,加大鲜食和自有品牌等高毛利品类的投入,同时拓展线上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差异化的生存空间。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eb.xzxci.cn/2024/11/30/253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