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伤害经济损失高攀,创伤救治体系亟待提升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造成的经济损失令人触目惊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发生25.5万起道路交通事故,造成6万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亿元。
交通事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早晚高峰时段。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科主任田兆兴表示,早上7~9点、下午5~7点的道路交通事故占比高达30%,凌晨2~5点也是事故高发时段。另外,1月、7月和12月交通事故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交通安全带来了挑战,也给道路交通创伤救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田兆兴指出,我国医疗救治资源仍面临资源不足、水平不均和成本高昂的问题。提升急救反应速度、完善急救网络布局、提高创伤救治能力和水平,同时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救治效率,已成为迫切需求。
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方面,我国地方综合性立法约有79部,针对性立法超过100部,基本覆盖道路交通重点领域。然而,我国在道路交通安全立法方面仍面临挑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力教授表示,交通安全隐患量大面广,交通事故多发易发,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守法意识仍需加强,机构协同监管体系亟待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立法仍需加强配套衔接。
张力指出,针对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也亟需法律层面予以回应。他建议加快《道路交通安全法》全面系统修订的步伐,填补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制度在路、车、人方面的关键漏洞,提升道路交通事故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为新业态新技术发展做好配套立法,营造一个便捷、高效、安全的出行环境。
需要采取的措施
为了降低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升创伤救治体系,需要采取多项措施:
*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识,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道路标志、信号灯、隔离带等设施,确保交通顺畅安全。
* 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驾驶行为,如超速、酒驾、闯红灯等。
* 提升创伤救治能力。增加急救车数量,完善急救网络布局,提高医护人员的创伤救治水平。
* 加快《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填补法律漏洞,加强对新技术新业态的规范,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效能。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减少经济损失,为公众营造一个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环境。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eb.xzxci.cn/2024/12/02/266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