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游仙境,感悟自然之灵韵

魂游仙境,感悟自然之灵韵

1810 年一个清冷的早晨,歌德踏着晨曦,走进了德累斯顿埃尔贝河畔 27 号一间不起眼的公寓。这位欧洲大陆最负盛名的诗人刚从疗养地捷普利采返回。在他的日记中,他寥寥数笔记录了这次拜访:“拜访了弗里德里希。观赏了他的杰作。薄雾笼罩的墓地;浩瀚无垠的海洋。”这些画作正是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创作的《海边的僧侣》和《橡树中的修道院》。这位艺术家于 1840 年去世,享年 65 岁。他阴郁而壮丽的画作拥有撼动人心的力量,让观者瞬间遗忘所在何处。2025 年 2 月,汇集约 75 幅作品的大型展览——“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自然之魂”将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隆重举行。

弗里德里希,生于 1774 年 9 月 5 日,在格赖夫斯瓦尔德度过了童年时光,后赴哥本哈根的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毕业后定居德累斯顿。他挑战学院派的传统,寻求属于自己的灵感源泉,而这些灵感往往来自自然,尤其是他徜徉于德累斯顿风景如画的乡村时感受到的启迪。在德累斯顿,弗里德里希找到了归属感。他的艺术生涯一度辉煌灿烂,但后来却逐渐被冷落。1840 年他去世后,他的作品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直到 1906 年柏林的德国百年艺术展上,他被重新发现,并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先驱。

弗里德里希的受欢迎程度一直延续至今,或许是因为他的艺术深刻地触及了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以及自然的本质。他的画作以其感人至深的力量,将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表现得淋漓尽致,为观者提供了沉思和共鸣的空间。例如,《海边的僧侣》可被视为一种先于蒙克《呐喊》的、令人存在焦虑的预兆。这幅画被不祥的云层、海滩和天空占据,仅有一笔细小的笔触表现了背对观众僧侣。它被誉为浪漫主义艺术的“大爆炸”,尽管画中有微小的人类形象,但被认为是抽象艺术初始,比康定斯基首次证明艺术不必具象表达早了一个世纪。

弗里德里希在德累斯顿画室的常客们看到,他一次次修改《海边的僧侣》:最初画面中有帆船在波涛上起伏;一开始是白昼,后来变成了夜晚。显然,画家并不打算忠实地再现自然。完成后的画作构图简洁、色调阴郁,这或许与弗里德里希在创作过程中接连失去姐姐和父亲有关。

歌德那天看到的另一幅画作《橡树中的修道院》,绘制在同一块画布上,据推测可能描绘了同一位僧侣的葬礼。有一种理论认为,僧侣是弗里德里希的自画像。正如弗洛里安·伊里斯在其新书《寂静的魔力》中所说,我们在《海边的僧侣》中看到的这个身影既是引诱者,也是被引诱者。“上帝把他引诱到这片海滩的边缘,然后将他独自留在那儿;现在,这个僧侣引诱着我们,似乎要让他和我们一起卷入漩涡。”如果真是如此,这幅画可能不仅仅是风景画,而是一幅将观者吸入虚无的画作。

1810 年,这幅画在柏林展出时,诗人兼记者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在评论中写道:“没有比这更悲凉、更绝望的处境了:在这个死寂的广袤世界中唯一的生命火花。这幅画……就像《启示录》。”几个月后,克莱斯特在柏林附近万湖(Wannsee)的海滩上开枪自尽。“今天,”伊里斯写道,“我无法看《海边的僧侣》而不联想到这个身影的法衣里藏着一把手枪。”

如今,在弗里德里希诞辰 250 周年之际,他的艺术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曾被纳粹利用,被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批判为小资产阶级式的平庸,还被视为迪士尼的《小鹿斑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的灵感来源。在 19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他被认为已经过时,从德国艺术史中被抹去。即便 20 世纪被重新认可,他也被束缚在陈词滥调的浪漫主义中,看起来毫无威胁性。

弗里德里希,《雾海中的漫步者》,1818年,汉堡美术馆藏

我们见过多少次《雾海中的漫游者》(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1818)的复制品?画中是一位身穿长礼服的男子,单脚踏在峭壁上,显得威风凛凛。但这其实误解了弗里德里希的艺术:我们本可以从中看到某种奇迹。华兹华斯的《序曲》中描述了一次顿悟:诗人在穿越夜雾笼罩的斯诺登山后,跃出迷雾,看见“百山扬起黝黑的背脊”,浮现在一片银灰色的云海之上。在商业航班出现之前,能越过云层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而弗里德里希的画作或许描绘了一种“亵渎的奇迹”:仿佛人类取代了上帝,俯视着天国。

弗里德里希对《小鹿斑比》的影响要提到沃尔特·迪士尼 1935 年的欧洲之行,他购买了数百本德国艺术书籍带回好莱坞,为动画师们提供灵感。当斑比在薄雾笼罩的草地和云杉林间嬉戏时,伊里斯认为,场景灵感来源于弗里德里希的《晨雾中的群山》。当鹿群逃避猎人时,背景是弗里德里希的《岩石山谷》。而在影片悲伤的结尾,森林燃烧,斑比抬头望向火红的天空,那就是弗里德里希式的天幕。

弗里德里希,《易北河砂岩山脉的岩石景观》,1822-1823年

至于《等待戈多》,关联更加清晰。1937 年,贝克特参观了德累斯顿的世袭亲王图书馆大楼,其中有一个房间专门陈列弗里德里希的画作。“对他画中那两个小而闲适的人物有一种愉悦的偏爱。”贝克特在日记中写道。多年后,他告诉记者,这正是《等待戈多》的灵感来源:弗里德里希画中的两个小人可能就是弗拉基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的原型。戏剧开头的舞台说明——“乡间小路。一棵树。黄昏。”——听起来就像一幅弗里德里希的画。而且,无论是在戏剧还是画作中,我们都无法确定戈多(Godot)是否会来、已经去世,还是从未存在。

弗里德里希,《有亭子的风景》,1797年。这幅早期作品展现了典型的主题:破烂的风景、紧闭的大门、用途不明的建筑。

令人惊讶的是,弗里德里希的作品经历了很多。伊里斯的书讲述了这些作品的悲喜剧,他描述了许多作品如何毁于火灾、被荒谬地误判、被掠夺、藏在法兰克福某个仓库的角落里,或者被贵族们在城堡里遗忘了几个世纪。正如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戏剧(120 部戏剧中仅存 7 部),弗里德里希也可能已永远失去了他的最佳作品。例如,1931 年的某个早晨,阿道夫·希特勒和托马斯·曼(Thomas Mann)分别在慕尼黑的不同地方醒来,闻到烟味,听到警笛声。宏伟的水晶宫(Glaspalast)正在燃烧,约 100 幅作品,包括龙格(Runge,)、辛克尔(Schinkel)等艺术家作品被焚毁。其中还有弗里德里希令人神伤的画作《波罗的海海滩》、描绘故乡的《格赖夫斯瓦尔德港》、从公寓窗户看到的《德累斯顿的奥古斯特桥》,以及表现妻子卡罗琳和女儿艾玛在夏夜看窗外风景的《黄昏》。

对于德国艺术的这一毁灭,希特勒愤怒不已。他发誓要在慕尼黑建造一座德国艺术的圣殿,并于 1933 年为轰轰烈烈的新古典主义建筑“艺术之家”(Haus der Kunst)奠基。1937 年,这座建筑举办了纳粹的“伟大德国艺术展”,展出了宣扬爱国主义的“雅利安”(Aryan)艺术。如今,慕尼黑的“艺术之家”已不再收藏弗里

原创文章,作者:讯知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eb.xzxci.cn/2024/12/18/38601.shtml

Like (0)
讯知在线讯知在线
Previous 2024年12月18日 下午7:19
Next 2024年12月18日 下午7: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